6月17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浙江省2025年度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建议公告。总体而言,浙江省已基本形成了焚烧、填埋、协同处置、综合利用等多措并举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高于危险废弃物产生量, 特别是废活性炭、废包装物、铝灰渣、废矿物油、废乳化液、废催化剂、废线路板等类别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经营单位整体运营负荷率偏低,存在部分设施长期闲置的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函〔2021〕47号)和生态环境部《关于逐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环固体〔2025〕10号)要求,逐步优化营商环境,引导社会资本合理投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建设项目,促进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现将浙江省2025年度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建议公告如下:
2024年,全省共产生危险废物789.6万吨(以下均不含医疗废物)。按照危险废物类别,产生量前5的分别是HW18焚烧处置残渣138.5万吨,HW34废酸120.4万吨,HW17表面处理废物115.5万吨,HW35废碱64.4万吨,HW08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59.4万吨。
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跨省转出量44.6万吨,跨省转入量26.9万吨。转出主要类别为HW31含铅废物12.7万吨,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9.1万吨,HW08废矿物油6.8万吨,HW17表面处理废物5.1万吨,HW11精(蒸)馏残渣3.0万吨,合计占比82.3%。转入主要类别为HW18焚烧处置残渣5.9万吨,HW17表面处理废物5.5万吨,HW34废酸2.8万吨,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废物2.8万吨,HW49其他废物1.4万吨,合计占比65.1%。
2024年,全省实际利用处置危险废物784.6万吨。按照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委外利用处置563.8万吨、企业自行利用处置220.8万吨(含利用处置往年贮存量),全省共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总能力约1668.9万吨/年,包含235家持证经营单位集中利用处置能力1180.7万吨/年,企业自行利用处置能力311.9万吨/年,“点对点”定向利用、豁免利用处置能力176.3万吨/年。小微企业危险废物集中收运单位118个,已实现小微产废单位动态全覆盖。
其中焚烧处置持证单位38家,能力109.6万吨/年,实际处置量76.2万吨,平均负荷率69.5%;危险废物填埋企业持证单位17家(不含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填埋场),能力146.4万吨/年,柔性填埋场13座、刚性填埋场10座(其中6家企业同时包含柔性、刚性),实际填埋量23.8万吨,平均负荷率16.3%;水泥窑协同处置设施9座(不包豁免协同处置),能力约64.5万吨/年,实际协同处置量36.2万吨,平均负荷率56.1%;综合利用持证经营单位188家,能力896.5万吨/年,实际利用量338.8万吨,平均负荷率37.8%,有较大盈余。此外,产废单位自行利用处置量约220.8万吨,平均负荷率70.8%。
总体而言,我省已基本形成了焚烧、填埋、协同处置、综合利用等多措并举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体系。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高于危险废弃物产生量, 特别是废活性炭、废包装物、铝灰渣、废矿物油、废乳化液、废催化剂、废线路板等类别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经营单位整体运营负荷率偏低,存在部分设施长期闲置的情况。
为进一步提升我省危险废物治理能力,推动我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出以下投资引导性意见建议。
1.鼓励建设高值化综合利用项目,特别是针对焚烧灰渣、废盐等填埋处置量大、综合利用成本高的危险废物开展经济可行技术攻关,切实降低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和综合利用成本。
2.鼓励现有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和自行利用处置单位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开展提档升级行动,采用国内国际领先的工艺技术及装备进行设施更新,提升设施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3.鼓励技术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竞争力雄厚的企业通过资源整合、委托运营、技术合作等方式,对现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整合提升,促进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
4. 鼓励开展“无废企业”“无废集团”“无废供应链”建设,持续推进固态废料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探索集团内部共享危险废物利用设施,构建循环利用发展模式。鼓励在环境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展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
1.产能过剩明显的危险废物利用项目(如废活性炭、废包装物、铝灰渣、废矿物油、废乳化液、废催化剂、废线.以省外危险废物原料为主的项目。
5.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通则》(DB33/T 1372—2024)第7章节建议类要求不一致的项目。
建议社会资本在投资建设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时,审慎研判我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市场现状,深入开展项目可行性论证与市场调查与研究,有效防范投资风险。
山西兆丰铝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39.4万吨/年电解铝项目(一期29.4万吨/年)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山西兆丰铝电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39.4万吨/年电解铝项目(一期29.4万吨/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需进行公众参与工作。目前该环境影响报告书已基本编制完
绿智协同 赋能新程 第五届中国石油石化健康、安全与环保(HSE)技术交流大会定于2025年10月15日-17日在北京市召开!
为全面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综合统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全力推动安全生产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持续提升企业职业健康、安全与环保管理上的水准,助力石油石化健康企业、平安企业、绿色企业创
7月2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投资引导性公告。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投资引导性公告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函〔2021〕47号)、生态环境部《关于逐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
5月1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引导性公告发布。2024年,广西危险废弃物产生量合计约582万吨,共有危险废物持证经营单位111家,总核准经营能力约610万吨/年。总体上看,广西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总体满足需求,基本覆盖我区产生的主要危险废物种类,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总体生产经
近日,无锡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引导性公告。公告显示,2024年,无锡市危险废弃物产生量约109.8万吨,截至2024年底,全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持证单位共计67家(含集中收集试点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全市利用处置能力共计272.8万吨/年(不含豁免处置能力)。无锡市危险废物利用、
3月18日,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5年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引导性通告。2024年,全省危险废弃物产生量353.3万吨,截至2025年2月,全省现有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经营单位189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利用处置能力共计677万吨/年。2024年,全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实际利用处置量245.2万吨,平均负荷率为36.2
2月19日,江西发布《江西省2025年度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项目建设引导性公告》。公告显示,总体上看,全省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远超产生量,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的总体生产经营负荷不高,部分利用处置设施存在长期闲置的情况。详情如下:江西省2025年度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项目建设引导性公告为深入贯彻
国家统计局:1-7月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提高21.5%
2025年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229亿元,同比增长1.6%(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7)。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5%。从环比看,7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0.63%。分产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