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红星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废旧锂电池再生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标段)施工现场,30多名工人正加紧进行物料吊运、钢筋绑扎、模板扣装等作业,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作为大龙开发区“加码”废旧锂电池回收拆解与再生利用业务的重点企业,红星电子于2024年启动废旧锂电池再生利用生产线亿元建设废旧锂电池拆解、反应精制、合成、蒸发结晶、提纯等生产车间及相关配套设施。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回收利用废旧动力锂电池4.39万吨,年产出三元黑粉16321吨和磷酸铁锂黑粉10000吨、元明粉36416吨、电池级碳酸锂5250吨、镍钴锰三元复合氢氧化物10000吨、磷酸三钠16077吨、硫酸亚铁11119吨,预计年营业收入12亿元,年缴纳税收0.4亿元,新增就业200人。
“当前,我们正紧密保障工人、材料、机械等施工要素,抢抓有利时机推进一标段3个单体建筑的施工,现已完成后勤服务中心的主体封顶和行政生产管理中心第二层楼的混凝土浇筑,近期正在集中力量攻坚研发质检中心第二层楼的主体修建。”项目建设现场负责人陈建宇介绍道,该项目占地220亩,于今年4月中旬开工建设,主要采取平行作业、交叉施工的方式来进行,预计10月底完成一标段施工验收,计划今年8月份同步启动二标段的钢结构厂房建设。
同样,在红星电子废旧锂电池再生利用生产线建设项目毗邻而建的贵州为方能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GWh钠电池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施工现场,大型机械轰隆作响,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各司其职有序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自5月份完成施工图纸和产能产线优化调整以来,我们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适时增加人力、材料、机械等投入,现在已完成电芯生产厂房的基础施工和检验测试中心的主体封顶,现阶段正在加紧推进研发楼和倒班房的二楼施工,以及电芯钢结构厂房主体修建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现场负责人秦杨告诉笔者,为了避开高温暴晒时段,项目部采用凌晨“挑灯夜战”和早上错峰施工的方式,确保“高温不松安全弦”,在保安全、保质量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各项施工作业。
据了解,该项目(一期)总投资5亿元,占地1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年产1GWh高性能储能钠离子电池生产线条,以及生产厂房、办公楼、检验中心等5栋建筑。项目建成投产达效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
“将钠离子电池材料生产线升级为钠电池电芯成品生产线,既能够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需要,也更加贴合园区产业发展实际。接下来,我们将紧密衔接各项施工工序,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10月份完成设施安装调试,11月底进行生产线试投产。”秦杨信心满满地说。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当前,大龙开发区一批带动作用强、投资体量大、辐射范围广、惠及民生实的重点项目正压茬实施、加速推进:贵州大龙年产25万吨锂电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二期)进入设备采买安装阶段,博邦山河负极材料项目冲刺生产线建设,中伟循环镍金属精炼项目正在推进施工手续办理……一个个稳步建设的重点项目正将产业集群“规划蓝图”变为“发展实景”。据悉,开发区现有在建重点项目10个,总投资87.10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300亿元以上;拟招引重点项目18个,总投资超90亿元。
今年以来,大龙开发区紧扣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头号工程”,以“贵人服务·一视铜仁·满意大龙”营商环境品牌和“红领经开·益企黔行”党建品牌建设为抓手,深化落实重点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和“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积极整合各类优势资源,精简优化办事流程,精细化做好服务保障,加力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实施、在建项目稳步建设、竣工项目投产达效,以实体经济跃升之“效”、重点项目建设之“进”汇聚产业发展之“势”,奋力推动工业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闻中心 田美)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